会议回顾 | “数字历史如何成为可能:理论、路径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纪要
“数字历史如何成为可能:理论、路径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纪要
朱焘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2021年1月10日,由《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承办的“数字历史如何成为可能:理论、路径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上海师范大学的十余位学者以及《解放日报》、《澎湃新闻》等媒体朋友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这此研讨会是《探索与争鸣》全国优秀青年学术年度论坛的第十讲,也是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正式成立以来举行的首场学术活动,有不少本科生、研究生同学参与旁听和讨论。
会议开幕式由召集人、上海师范大学蒋杰副教授主持。《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主编叶祝弟编审与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教授致辞。叶祝弟编审认为数字人文研究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与眼界,也是对交叉学科的突破点,并强调《探索与争鸣》杂志会一如既往地服务和支持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及其前沿研究成果,在办好学术刊物的同时,也将做好一些中国人文城市、“新文科”建设的学术研究工作。查清华教授对前来参会的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基本情况,查教授认为数字人文研究既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也是响应教育部提倡“新文科”建设理念的重要探索。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成立以来促进数字人文研究领域学术交流、合作的初步探索,希望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突破。
第一单元 “理论探索”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王涛教授首先进行题为《历史书写的数字化转向》的报告。他认为数字化转向给历史书写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改变:首先是史料的外延,史料不再是单纯的纸质文献,数字史学研究的对象具无限的可能性;第二是研究方法的改进,文本挖掘、网络分析、量化等方法将对有待于研究的各种历史问题带来全新的认知;第三则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王涛教授认为数字人文不仅是学术范式的转变,也是历史知识生产的转型,历史学家应该跳出舒适区,去学习新的技术,历史学的发展才具有更光明的未来。
随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梁晨教授进行题为《从微观数据到宏观历史:作为桥梁的数字史学》的报告。梁晨教授指出二十世纪以来的历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描述性的微观史与解释性的宏观史彼此竞争的历史,一些历史学家为了平衡微观与宏观,一般会选择“拉长时段”或“拉低眼光”,这又导致了研究对象规模的极大扩展和史料的膨胀,因此需要数字人文等新技术方法的介入。他分别以“从历史资料到微观数据、从数据集合到中观研究、从‘中观’求实到宏观‘求是’”三个过程展开自己对数字史学方法论的理解,并且利用其长期参与研究的“民国大学量化数据库”等为例,指出数字人文研究中的困境、不足与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赵思渊副教授进行的《嵌入历史学科的数字人文研究》的报告,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报告。他以“数字人文”项目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及CNKI中的分布为例,指出2012年之后“数字人文”才成为中文学界较为流行的题目,而被主流学术界所普遍认可则在2017年以后。他强调数字人文在国内学界主要是以嵌入学科的方式发展,一方面作为研究方法,推动了文学、历史学、传播学等既有学科中的相关议题,另一方面则通常表现为跨学科和跨机构人员合作。同时,他也认为数字人文在不同学科中有方法论价值,但在历史学教学培养领域目前不够理想,应该改变研究环境,嵌入既有的教研科研体系,探索新文科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呼吁在开设数字人文相关课程,当代学者应该要有面向下一个世代的人文学的责任,传授给学生一些工具、计量、空间分析、文本分析、关系网络的研究方法。
第二单元 “空间与历史”
第一位报告人是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霍仁龙副研究员,他报告的题目为《基于GIS的南方丝绸之路国内段交通路线网络重建与研究》。他首先介绍了研究数据的来源:官方档册与私人游记、当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实地调查资料、当代交通和遥感影像、DEM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之上,借助GIS平台,重建了汉晋至明清时期4个时间断面的南方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网络体系,并量化分析了海拔高度和坡度等自然因素对古代交通路线走向的影响。
随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余开亮助理研究员报告了《清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市场整合及地区分工模式的演变》,他主张利用数字人文的方法做实证研究,通过清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市场整合程度、粮价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探讨传统时期市场发展和地区分工模式的演变过程,对“斯密型增长”模式的发展阶段作了辨析,并以此考察“大分流”论和“内卷化”论之争,他认为通过数字人文方法的介入,或许可以对传统的研究论题进行新的探索。
本单元的最后一场报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董建波副教授,题目为《附寄人口与农家生计——1944年浙江新登县户口清册分析》。他的研究缘起于近代地权配置的相关讨论,使用包括《户口清册》《田赋清册》《承粮户折》等在内的户口和土地资料,分析附居和寄居人口的特征、招纳附寄人口的住户特征,并对这些人口的社会经济功能展开了多维的辨析,认为附居和寄居是一种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制度性”安排,对于附寄人口生存、附寄主户家庭生计,以及区域农村经济都具有积极作用,是地权配置机制之外,另一个维持地方社会结构稳定的机制。
第三单元 “文本与历史”
第一位报告人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欧阳剑研究馆员,他进行了题为《数字人文视野下的古籍开发与应用实践》的报告。他回忆自己在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就关注古籍整理与数字人文这个领域,从古籍开发应用思路、古籍基础数据建设、古籍应用平台建设等方面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情况,指出数字人文研究理念的出现,促进了传统古籍文献开发及应用思路的转变,数字人文视野下的古籍开发与应用以数据为基础,以方法为导向,从古籍文献的基础数据建设、古籍文献数字人文应用平台建设二个角度进行了实践,构建成了以古籍阅读、定量分析、文本挖掘、知识服务等为一体的古籍基础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也对数字人文视野下古籍开发实践过程中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思考,最后他从现有古籍精读案例和泛读的方式出发,指出古籍的数字人文研究,就是希望满足学者的精读和泛读的需求。
此后,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朱军副教授进行了题为《观点挖掘与情感机器:由AI诗歌的AI分析谈起》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目前人工智能写作兴起的背景,随后对其研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他的报告分为“AI诗歌的情感美学:‘小冰’与‘小简’的对话、机器的情感:观点与语义、情感机器:感通与联觉、从‘情感机器’走向诗性语言之思、人工智能的‘海德格尔之问’”五个方面,以此回应近期的一些学术热点问题,他认为需要通过进一步开启生物与日常世界打交道时的行为方式研究,使得人工智能在可能的情境中直接把握意义,不断探索、熟悉、改进与世界交往的方式,打开算法时代情感与文学的拓展路径,才能促进学界对人类“知情意”的重新理解。
最后一位报告人为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蒋杰副教授,报告题目为《人以群分:中国国民党军事将领的群体传记研究》。作为由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安克强教授团队所从事的“近代中国精英人物”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此项研究需要利用数字人文的方法开展一个群体人物的研究。具体而言,需要借助数字人文的一些新工具、新方法,提取国民党军事将领的年龄、晋升时间、派系、教育背景、籍贯等基本信息,然后展开数据分析,并由此给国民党的军事将领绘制一幅群体“画像”。他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一研究检测数字人文的理念与方法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圆桌会议
在最后进行的圆桌会议上,与会学者纷纷发表感言。
蒋杰老师首先感谢在场的会务同学,并感谢在线上、线下一直参与会议的各位专家,希望疫情结束以后,能够继续举办此类活动,推动相关领域学者的沟通与交流。王涛教授指出不仅要在理论上进行探索,更希望学界能够做更多的实践研究。
梁晨教授表示了他只能参与到线上讨论的遗憾,对《探索与争鸣》、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表示了感谢,并称在这次研讨会收获很多,未来如果还有类似的研讨活动,将继续加入讨论之中,以贡献自己的能力。
赵思渊副教授继续就希望历史研究多一些动态的研究。
朱军副教授对未来的跨学科交流提出了期许,认为数字人文研究大有可为。
余开亮助理研究员认为学界未来可以在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上继续投入,以更优秀的研究成果来彰显数字人文的研究价值。
董建波副教授指出现在的研究应该走出历史学固有的套路,要找新的研究、新的议题,也要使用新的方法,认为对下一代的培养也很重要。
欧阳剑教授认为难得开启线下会议,但是交流时间有些短暂,令人意犹未尽,希望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未来多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
王贺副教授认为在文学史研究中,同样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学习许多数字方法、工具,并对跨学科的研究充满期许。
朱焘同学认为参与数字人文研究的老师们可以考虑推出一些类似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史学读本(以代表性论文为中心)、中山大学组织出版的历史人类学工具书(以技术介绍为中心)、公开课程(慕课、系列线上讲座)等。
编辑:刘婷